Meta(包含 Facebook、Instagram)和 Google 廣告是目前最主要的兩大數位廣告平台,它們的投放方式、受眾特性、廣告目標和適用場景各有不同。以下是它們的核心差異:
Meta 廣告(Facebook & Instagram) → 主動推送
依據用戶興趣、行為、人口統計特徵等進行「內容推薦」,用戶未必有購買意圖,但可以被吸引。
適合「品牌曝光」、「衝動消費產品」、「內容導向行銷」等需求。
Google 廣告 → 需求導向
主要透過「關鍵字搜尋」或「展示聯播網(GDN)」等方式,讓用戶在「主動尋找產品或資訊」時看到廣告。
適合「精準需求匹配」、「解決特定問題」、「高轉換率產品」。
社群媒體導向,主要投放於 Facebook、Instagram、Messenger、Audience Network。
主要廣告格式:
圖片、輪播、影片、限時動態、Reels
貼文推廣、品牌形象廣告、動態產品廣告(DPA)
表單廣告(Lead Ads)、訊息廣告(Messenger)
基於搜尋行為與聯播網,版位涵蓋 Google 搜尋、YouTube、Gmail、GDN(展示聯播網)等。
主要廣告類型:
搜尋廣告(Google Search Ads):基於關鍵字競價,適合直接獲取有需求的客戶。
展示廣告(GDN):橫幅、圖片廣告,觸及更多潛在客戶。
影片廣告(YouTube Ads):適合品牌故事行銷。
購物廣告(Google Shopping Ads):電商產品廣告,直接顯示商品圖片、價格。
應用程式廣告(App Ads):專門推廣 App 下載。
Meta 廣告:側重 品牌曝光、社群互動、內容推廣,吸引潛在消費者,適合「長期經營品牌」、「吸引流量」。
Google 廣告:側重 搜尋需求匹配、直接轉換(購買、註冊),適合「立即獲得客戶」、「解決需求」。
提升品牌知名度 → Meta 廣告(Facebook / IG)、Google GDN、YouTube
獲取精準流量與客戶 → Google 搜尋廣告
提升社群互動、累積粉絲 → Meta 廣告(Facebook / IG)
增加電商銷售 → Google Shopping Ads + Meta 動態產品廣告
提高再行銷效果 → Google GDN 再行銷廣告 + Meta 廣告
Meta 廣告:
✔️ 強調視覺內容(圖片、影片、Reels)
✔️ 設定 Lookalike Audience(類似受眾)
✔️ A/B 測試不同受眾、素材
Google 廣告:
✔️ 研究高轉換關鍵字(使用 Google Keyword Planner)
✔️ 設定否定關鍵字,降低無效點擊
✔️ 使用再行銷策略提高 ROAS
Meta 廣告適合長期建立品牌,強調內容與互動。
Google 廣告適合短期轉換導向,特別是搜尋廣告。
電商品牌最佳組合:Meta 廣告 + Google Shopping Ads + 再行銷策略。